近日,湖南省政府新聞辦打擊惡意欠薪犯罪新聞發(fā)布會公布了一起“欠薪入罪”的代表性案例。
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,潘自華承包汨羅國際廣場一期工程鋼筋制作業(yè)務。期間,潘自華本人或委托他人向工程項目部以“勞務工資”的名義支取了有關資金,但未足額向農民工支付工資。汨羅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接到投訴后,經核實確認潘自華拖欠71名農民工工資共計44萬余元,于2018年4月25日下達了《勞動保障監(jiān)察限期改正指令書》。潘自華于同日簽收,但以下肢癱瘓需要住院治療為由逃避執(zhí)行。
汨羅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案件移送汨羅市公安局。汨羅市公安局決定立案偵查,并將潘自華網上通緝。2018年7月5日,潘自華被慈利縣公安局在慈利縣零陽鎮(zhèn)抓獲歸案。期間,潘自華拖欠的農民工工資由汨羅國際廣場一期工程項目部分4次墊付。經法醫(yī)鑒定,潘自華并不存在其所稱的癱瘓情況。經汨羅市人民檢察院指控、汨羅市人民法院審理,判決潘自華犯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,判處有期徒刑1年,并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。
省人社廳勞動保障監(jiān)察局負責人介紹,2011年刑法修正案(八)增加了“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”的罪名,為運用刑事司法手段懲戒惡意欠薪者提供了法律武器和依據。為用好這一刑事司法懲戒手段,省人社廳、省高院、省檢察院、省公安廳不斷建立健全行政執(zhí)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機制,及時依法查辦了一批有社會影響的典型案件,形成了“惡意欠薪有罪、有罪必將嚴懲”的有力震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