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務合作準備簽約,對方以往有無不履約的失信行為?準備評定行業(yè)先進、發(fā)放扶持補貼,相關企業(yè)有無不良信用行為記錄在案?隨著我省建成全國領先的商務信用公眾服務平臺(網址xy.zcom.gov.cn),失信主體企圖瞞天過海將成為歷史,一處失信,處處受限,無處可遁。
從商務部門獲悉,5月底省商務廳發(fā)出通知,要求各地加大信用結果在行政管理領域應用,推動公共信用信息在市場領域應用,提高相關主體違法失信成本,不斷形成“不敢失信、不能失信、不愿失信”的良好氛圍。
當前,商務領域失信違約問題時有發(fā)生,市場主體不講信用、不守誠信的問題還比較普遍,投機取巧、牟取暴利等失信行為屢禁不絕;交易對手之間互不信任現象還比較突出,市場上缺乏公示交易對手經營守信狀況的權威機構,也沒有明確有效的交易對手經營守信狀況指標標示,陌生對手間形成有效交易的談判時間、談判成本較高,阻礙了人員、資金等要素的自由流動。這些問題,迫切需要用好信用工具,形成信用應用威懾,推動區(qū)域營商環(huán)境持續(xù)改善。
浙江商務信用公眾服務平臺是官方打造的全省統(tǒng)一的行業(yè)信用平臺,為全省600萬家企業(yè)(含個體工商戶)建立了信用檔案,數據覆蓋浙江在冊企業(yè)80%以上,涉及國民經濟行業(yè)18個門類、90個大類,380個中類,850多個小類,整合信用信息條數3500萬,其中失信被執(zhí)行企業(yè)2萬家,活躍網站4萬家,網店數量400萬家,獨立電商5000家,電商商品條數1.7億,數據量在全國同類平臺中處于領先地位。平臺定期整合信用中國、信用浙江等數據,并開發(fā)了企業(yè)信用信息查詢、定制化目標企業(yè)信用監(jiān)測、預付卡發(fā)卡企業(yè)信用公示等功能,后期將依托政務釘釘,定點定向推送行業(yè)主體失信信息。
為加強信用結果在行政管理領域應用,相關政府部門將在日常監(jiān)管、行政許可、資質等級評定、政府采購、政府投資項目招標投標、資金扶持、公共資源交易、進出口管理、定期檢驗、國家工作人員招錄、表彰獎勵等工作中,依法查詢信息主體的信用檔案,并將信用結果作為相關事項的參考。到2019年底,專項資金分配、政府采購、資質等級評定、進出口管理、表彰獎勵活動的信用信息查詢應用率達到100%,應查盡查。到2020年底,商務部門權力事項中的信用信息查詢應用100%全覆蓋。
據了解,對各類守信紅名單,各級商務部門將在實施行政許可、財政性資金和項目支持、公共資源交易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激勵。對有不良信用信息的主體,則將在實施行政許可中列為重點審查對象,或在行政管理中取消已享受的行政便利措施,列為日常監(jiān)督檢查重點對象。對有嚴重失信行為的企業(yè),還可以限制其參加政府采購、政府投資項目招標投標,及國有土地招標、拍賣、掛牌等公共資源交易活動,限制其享受財政資金補助等政策扶持,限制參加國家機關組織的各類表彰獎勵活動,撤銷相關榮譽稱號等。
在市場領域,商務部門將強化服務意識,及時公開公示相關公共信用信息,大力推動信用結果在各類市場主體之間的應用。尤其是鼓勵金融機構、電商平臺、大型流通節(jié)點企業(yè)等各類主體,在交易風險防控和供應鏈管理中加強信用信息應用,不斷拓展信用應用的“朋友圈”。
據悉,今后大型平臺性企業(yè)與商務信用公眾服務平臺將實現100%連通,行政許可、行政處罰事項公示公開率要達到100%,真正讓信用信息查詢、信用結果應用實現常態(tài)化,著力形成“人人都上信用網、事事都查信用分”的信用環(huán)境。